新太阳集团app - Apple App Stor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全人教育>>通知公告
申请2:培养新模式教学实践报告
来源: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访问次数:0发布日期:2016-06-01 23:35:23 

基于“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构建的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教学实践成果报告

 一、申请单位及联合培养单位简介

(一)申请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2104年纳入省部共建学校行列。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新太阳集团app、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现设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有本科专业10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可招收培养博士生的专业5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可招收培养硕士生的专业130余个。 秉承“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精神,学校办学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骨干师资,为省属高校培养基础课师资,积极服务河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新太阳集团app - Apple App Store作为主要承担教师教育工作的学院,近些年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目前,新太阳集团app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一个河北省重点建设学科(基础心理学科)和一个省文科建设基地(全人教育研究中心)。河北省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会、河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学会学校管理委员会等挂靠在新太阳集团app。近些年来,新太阳集团app紧紧围绕教师教育这一师范院校的核心使命,逐步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一体”即教师教育,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两翼”,即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同时凝练出“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理论与实践有效深度互动、教育与心理实质性融合”的鲜明发展特色。新太阳集团app立足于自身学科优势,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不断创新培养培训形式,注重培养培训效果,为学校开创教师专业一体化培养培训工作新格局,提供了坚强保证。基于对河北师大新太阳集团app以及河北省中小学发展状况的了解,我们确定了“以教育需求为基础,以具体项目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合作宗旨,基于此来建立和发展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

   “以教育需求为基础”。没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回报就很难有持久有效的合作,为此,我们将合作建立在彼此教育需求的发现和评估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小学对于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教师却缺乏做科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储备,在实际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亟需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与此同时,新太阳集团app教师的研究越来越需要建立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需要进入中小学展开展实地研究。基于这样教育需求,新太阳集团app - Apple App Store和中小学建立了以教学和科研项目为核心纽带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指导中小学的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一方面充分接触实践,发现问题,收集数据资料。在共同的研究中满足彼此的需要,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例如外国语教育集团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初中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调查研究,可是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文献检索、问卷设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研究过程并不了解,亟需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我院教师连续四年进行相关指导,使该社会实践调查日益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成长和收获,又成为教师进行学校德育研究的典型研究案例,可以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使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得到推动和发展。

    “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是松散型的,如果没有具体的实际任务作为纽带,那么合作关系往往难以持久,也难以深入。为此,我们与每个中小学的合作都以具体实际的合作任务为抓手而展开。通过合作项目和任务的开展和完成,加强合作关系,提升合作效果。例如与党家庄学校的合作以指导“小学生海量阅读”项目和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依托,与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的合作就是以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专业硕士实习项目以及“全人教育实习基地”项目为依托,与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的合作以教师专业伦理诊断项目为依托。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出知识丰富、技能扎实、有职业操守的优秀师资,是我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大学与中小学有效沟通、合作、交流、互助是提高师资职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就师资职前培养现状来看,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中小学教学研究方面有他的优势,但在中小学相关学科具体教学法的教学方面,确有明显不足。围绕教育硕士着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明确目标,我院充分发挥与中小学合作优势,积极从合作学校引进教法师资,直击课堂真问题,努力锤炼教育硕士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二)联合培养单位: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

   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原名石家庄市第43中学,创建于1994年。1997年增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牌,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增设幼儿园、小学,从而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办学格局。2002年增挂"石家庄国际学校"校牌,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就读。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学校”。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十五所理事学校之一、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的十二字培养目标;坚持走外语特色之路;坚持走以校本课程研发为主的科研之路。学校开设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全部课程,文理并重,突出外语。外语课程设有英、日、俄三个语种,新增了西语和德语。学校常年聘请10名外籍教师担任外语口语教学。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开设了26个专项,体育课程分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健美操、田径、保龄球等,艺术课程分为二胡、小提琴、键盘、素描、国画、水彩、版画、剪纸等。综合实践课程分为模型科技、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机器人科学、科学种植技术四个专项。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是河北省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瑞典、韩国的10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每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学校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国家友好代表团的访问,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近百人次,组织学生出国学习500 多人次。

二、教学成果简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教学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教育硕士培养在资源建设、培养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近年来,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培养适应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我校培养师资优势,同时积极与中小学合作,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适应教育硕士培养规律的“教学与研究共同体”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一个理念”、“二个发展”、“三项原则”、“四种机制”。

   “一个理念”即秉持“互助共赢-交流联动-有效整合-共同发展”合作理念,我校积极与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为代表一批优质中小学,围绕教育硕士培养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两个发展”即和谐发展、内涵发展。通过与中小学合作,高校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得以强化同时,借助高校优势,中小学也能解决科研能力较弱等问题,实现双方和谐发展,专注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项原则”即资源共享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深度整合原则。坚持三项原则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与中小学各自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势;

   “四种机制”即共同体发展互助化、机制建设长效化、交流经验常态化、课程资源开放化。通过机制确立及常态化运行,有力保障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与中小学校内涵式发展需求。

(一)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实践基地建设是落实学校办学目标的需要

   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成为未来教育家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理论视野且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优秀师资。实践教学作为高师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践教学不断强化学生专业化素质,是落实高师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学生也需要深入教学实践一线,积极感悟教育、体验教学、感受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综合素养。而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优质的实践基地建设,只有在实践基地中,通过不断观摩和实习逐步积累实践经验,高师院校办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才不会落空。

(2)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质量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和效果优秀程度的重要标准和尺度。高师院校师资培养由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不仅只是称谓的变化,更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转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师范教育培养难以满足当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因为教师教育视野下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与否,不仅体现在学生知识基础掌握上,很大程度也体现在师范生实践技能养成上。实践基地建设摒弃了传统师范教育的培养弊端,注重打好学生学识基础的同时,还着力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3)实践基地建设是与中小学双向互动的需要

   教育实践基地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沟通的桥梁和渠道。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与中学基础教育之间缺乏经常性沟通和深入交流,这既不利于高师院校培养适应学校发展的优秀师资,也不利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建设实践基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职前培养、入岗培训、在职研修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以往高校关于教育问题认识与研究,偏向于理论研究,对一线学校实践问题及其解决研究不多;而一线学校在问题发现、分析、解决中,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理论视野与思维深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解决高校教师教育培养缺乏实践支撑和中小学校缺乏理论研究问题,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2.可行性

(1)长期合作基础

   围绕教育硕士实践培养,已和多所学校如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中、正定中学、石家庄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等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合作经验。如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积极邀请基地学校优秀教师到高校里来承担学科教法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帮助教育硕士有效了解一线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从师所需技能。同时聘请基地校师德高尚、教学卓越、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为教育硕士半年实践环节的“研究生导师”;另一方面,高校学科点的不少学术导师也已和基地校相应学科教师,初步形成了“教研共同体”,帮助基地校开展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推进中小学校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基地校的办学质量。良性的双方互动,为实践基地长期、高效优质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2)人力物力保障

   由于联合培养单位的选择都是我省基础教育名校,名校优秀师资是顺利做好教育硕士实践培养环节的人力前提。实践导师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为教育硕士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特别是在观课、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教学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教育硕士提升实用知识水平和面向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优秀实践导师在学校里一般都主持或参与过省、厅、市级的课题研究,有一定课题研究的知识和经验。在指导教育硕士提升实践能力之余,还能够在学生论文选题、撰写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此外,实践基地的丰富物质资源,如微格教室、综合实验室、案例分析室等硬件设施以及其它各各项优质资源,也有力保障了教育硕士实践培养环节的质量。

(3)形成建设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机制的初步建立,如实践基地的遴选机制、实践基地学校的教学指导机制、实践基地与高校的常态联系机制、实践基地学校给教育硕士的经费保障机制等,有效推动实践基地建设的良性运行。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已经被河北省教育厅列为河北省教育硕士培养实践基地,同时也被全国教职委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育硕士课程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目前,教育硕士培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着重视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传授,忽视教育硕士实践性、应用性等问题;缺少贴近中小学教学实际的教学研究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及实践指导类课程。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高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专业性、应用性等特性认识不足有关。

2.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导师缺乏问题

   合格教育硕士导师具有本专业扎实理论功底的同时,也应具有中小学实践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具备较高学科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教学实践能力。然而,目前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多由学术性硕导兼任,有着丰富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老师较少。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不熟悉了解中小学现状和教育教学实际的导师队伍,显然难以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影响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3.教育硕士论文应用性研究不足问题

   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由于实践型导师缺乏,教育硕士从培养到学位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到指导答辩等环节仍多参考学术性硕士标准要求,难以突出教育硕士注重应用研究、创新研究特点和职业特色。

(三)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面对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校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学合作,通过长期实践摸索逐步构建适应教育硕士培养规律的“教学与研究共同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新模式,具体解决教育硕士培养问题方法如下:

1.实施协作互助,促进资源共享

   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我校与中小学通过“教学与合作共同体”构建,充分挖掘并利用了双方优势教育资源,在教育硕士培养和中小学质量提升方面,实现了双方“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如,我校针对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教学薄弱问题,积极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合作,借助一线学校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开设了《校本课程开发实地分析与设计》,《有效观摩与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并定期开展实践类专题讲座。在教学上,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也为我校老师在教育硕士教学中开展的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带有典型意义的教学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和分析,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力。此外,在合作中,根据中小学校实际需要,我校积极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些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如教学改革信息、科研辅导等。相关资料、设施也对中小学校开放,如各种期刊、图书的资料室、可以展开多种研究的心理实验室等。

2.吸纳实践导师,优化培养师资

   随着教育硕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导师队伍数量和实践性导师缺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为发挥中小学校在培养教育硕士方面的实践师资优势,解决教育硕士实践导师不足问题,根据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培养需求,我校也已选聘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为代表一批师德高尚、教学卓越、经验丰富的中小学高级教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半年实践环节的“研究生导师”,并颁发聘书,聘期两年年。期满,根据指导效果,决定是否续聘、缓聘、解聘。实践性导师不仅在实践环节参与教育硕士实践技能指导,在实习前教学环节也充分参与到教学环节。我校积极聘请一批了解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论高级教师到我校承担相应学科教法类课程。如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当前小学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三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由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践导师来承担。

3.实施教研联动,促进学校发展

   通过“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构建,强化教育硕士实践性教学、锤炼教育硕士实践技能同时,不断引导教育硕士充分与实践导师沟通交流,深入中小学一线,了解和研究中小学校在课程、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际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应用性研究。基于中小学校诸多实际问题不断解决,在促进教育硕士生自身研究能力提升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有力促进中小学校发展。此外,基于“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构建,我校师资力量也成为提升中小学教师自身科研素质重要助力。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初中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调查研究,但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文献检索、问卷设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研究过程并不了解,亟需指导。在共同体合作框架内,我校教师连续四年进行相关指导,使该社会实践调查日益成熟和完善,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1.实践创新——通过基地、项目合作强化交流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以往较为松散型,没有具体实际任务作为纽带,合作关系难以深入、持久。为保障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在 “互助共赢-交流联动-有效整合-共同发展”合作理念下,我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围绕基地建设、合作项目展开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目前,我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也正处于对模式化合作的探索过程之中。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我们逐步进入了基于项目的共同体构建状态,并且开始探索不同的具体合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学科研究和不同的合作学校需求。

   第一,学校诊断咨询模式。学校诊断咨询模式是以中小学自身问题解决为合作基础而形成的。在目前中小学的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是其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亟需理论方法的支持和宏观指导。而师范大学的研究也需要“接地气”,发现“真问题”,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科研的价值。基于双方共同的教育需求,我们探索了学校诊断咨询模式。在与一些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基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诊断,帮助学校发现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诊断、教学有效性诊断、学校管理诊断以及家校关系问题诊断等各种学校突出问题的教育诊断,切实为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我院教师也推进了在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等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实现了双方共赢。

   第二,教育研究合作模式。教育研究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大学教师科研项目的完成为最初合作基础,进而拓展合作领域和丰富合作方式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虽然最初可能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形成更多彼此的了解,同时发现更多的合作需求,从而从单向启动变为双向互动。在与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的合作过程中,合作教师最初是以完成教育部课题的协同合作开始的,但是在听评课以及交流过程中,开始进入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及家长培训和素质提升问题的解决,小学希望能充分利用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专长指导学校的相关工作。于是,大学教师开始为小学进行长期讲授家长学校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和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同时,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以我校新太阳集团app“全人教育”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平台,与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合作开展“小学生阅读”项目、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教师专业伦理诊断项目等。通过基地建设、合作项目开展和完成,进一步加强我校与中小学合作关系,提升了我校教育硕士理论导师和中小学校教育硕士实践导师的研究能力和指导水平。同时,合作项目有序推进,也为教育硕士实践选题提供了指南、方向。

   第三,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地方师范大学是以为中小学输送高质量师资为使命的,这一教育使命需要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才能更好完成。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主流模式,为此,在师范生培养中,需要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并提升实习质量。而中小学的班容量过大、师资短缺、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等现实问题也造成了其对实习教师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师大与中小学的合作形成了教师发展学校模式。这一模式以中小学为大学提供师范生实习基地,大学为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为主体合作内容而展开。这一模式在河北师大学校层面以顶岗实习和置换培训为基本合作模式而不断发展完善。在新太阳集团app层面主要是在专业硕士培养中,与石家庄四十三中建立了合作关系,学前专业、小学教育和教育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硕士在四十三中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同时,学院为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经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委员会批准,2014年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原石家庄43中)成为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以基地为依托,我校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围绕教育硕士各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2.方法创新——实践导师“全培养链”参与

   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教学一线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师资,培养过程迫切需要实践导师参与。以往实践导师参与培养多见于教育硕士见习、实习环节,在教学环节参与度不足,严重制约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为此,我校与中小学校通过构建“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有效实现了实践导师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全培养链”参与。“全培养链”即以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为导向,从培养链源头即教育硕士课程方案制订,到教学环节、实习环节、质量评估,再到反馈提高每一环节,都积极邀请实践导师全程参与。实践导师全程参与把实践导师有效育人价值渗透到“全培养链”不同环节上,有力保障了教育硕士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3.模式创新——构建“教学与研究共同体”

   “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是我校与中小学长期合作过程中探索出来,符合我校与中小学实际情况,在教育硕士培养方面行之有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主要由“一个理念、二个发展、三项原则、四个机制”构成。在培养教育硕士方面,我校与中小学合作通过构建“教学与研究共同体”,坚持资源共享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深度整合原则,通过有效合作机制建立,即共同体发展互助化、机制建设长效化、交流经验常态化、课程资源开放化,即重视培养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技能,又立足于研究和解决中小学校实际问题为重视培养教育硕士研究能力。同时借助共同体建设高校与中小学在科研上充分开展合作。正是教学与研究双轮驱动,有力促进了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作为“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我校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合作项目为抓手、以教育需求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改进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育人成果。以石家庄一中、石家庄二中、正定中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学校,围绕教育硕士培养正逐步与我校展开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具体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加强了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

   实践基地校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及逐步展开交流合作的石家庄一中、二中、正定中学每年都会接收一定数量教育硕士生参加为期6个月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住宿、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基地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工作,并选派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目前,我校与实践基地合作校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教育硕士在实践中受到良好师徒教育,培养了优秀个人品德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学习和体验了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将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作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重点学校,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在就业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12年签约我校学科教学(地理)领域教育硕士1人,2013年签约现代教育技术领域1人,2014年签约3人,学科教学(语文、地理、音乐)领域各1人,且近三年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所签约的我校毕业生全部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数据有力证明了实践基地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2.增强了教育硕士研究选题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教育硕士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引领下,直面一线教学实践真问题,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获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我校2010级学科教学(英语)领域教育硕士董佩学位论文《中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性研究》即在实践中通过对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习作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实的中学英语写作现状不容乐观而提出正对性措施;2010级教育硕士王燕洁学位论文题目为《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以石家庄外国语小学为例》;2011级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育硕士高洁燕的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和职业压力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主要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举措。2013级小学教育硕士生梁虹论文题目为《六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主要以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六年级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的合作学习探索为契机,深入研究英语写作教学中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问题新颖、实用性较强。这些应用研究成果都获得了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积极反馈,部分研究已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起来。

3.搭建了教师开展科研合作的平台

   在学术合作方面,通过构建“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我校与实践基地合作校广泛开展了学术合作。实践基地校与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统筹协调各种资源,为双方教师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平台。如,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校课程建设”项目,鼓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申报课程建设项目。同时,依托师大新太阳集团app开展“教育硕士案例库建设项目”,组织校内与基地导师自编和收集整理双方的原创案例库,不断完善教育硕士案例教学;作为我校学科教学论地理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正定中学积极邀请我校教师“走进来”,参与校本教研,指导课题研究。通过科研立校,正定中学不断追求卓越;石家庄一中、二中也经常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到由我校教师主持的国家、省部级相关教育课题研究中。正是通过学生培养与科研合作的双向互动,实践基地建设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双方办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六)对“教学与研究共同体”构建的进一步思考

   对于正处于探索和加强过程中的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模式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解决,从而使合作更加紧密,也更加有效。

1.合作深度的增强,向实质性合作领域拓展

   就目前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教学与研究共同体”而言,更多侧重于科研方面,在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学校管理等实质性领域的参与和影响还不够。因此,对于未来的合作而言,需要进入到学校发展的实质性领域,使大学的理论研究能够更深刻地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科学稳健。

2.合作制度机制的构建,使合作关系更加稳固

   制度化的合作关系能够使合作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目前合作的开展以项目为依托,以不同专业领域教师的研究专长为基本内容而展开,还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设计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为此,需要进一步制定系统规范的合作制度,从各个方面对合作关系进行规划和统领,从而使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在制度保障之下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

3.加强对合作效果的评估,提升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能否持久深入取决于实际的合作效果,而目前在合作过程中注重行动,忽略对行动效果评估,只知道做没做,不清楚做得怎么样。合作效果评估的缺乏,使得合作很难形成有效的模式并且进一步推广和拓展。因此,在未来的合作中,要加强对合作过程的反思,增强对合作效果的评估,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有效性。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维护单位:载驰科技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