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集团app - Apple App Store

心理系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队伍>>心理系

鲁忠义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0

基本信息

姓名:鲁忠义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教研室:心理学

出生日期:195408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

E-mail:zhongyilu@126.com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3—1982.02,在河北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2.02至今,河北师范学院(1996合并为河北师范大学)新太阳集团app讲师、副教授、教授(其间于1986.09-1989.07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课程:公共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承担研究生课程:认知心理学专题、心理语言学

编写教材

主编《心理学》,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主编《新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2

主编《学习心理与教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主编《中小学生心理与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主编《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主编《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

主编《家庭教育手册(1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修订)》,教育科学版社,2015

主编《心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8

教学成果

构建21世纪公共心理学课程新体系,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

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河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

科研工作

学术著作:

鲁忠义.语篇理解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著者。

鲁忠义.记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著者。

鲁忠义. 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汉语否定句心理加工研究. 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第一著者。

学术论文:

鲁忠义. 阅读理解的过程和影响理解的因素.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4)

鲁忠义,彭聃龄. 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加工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1990(3)

鲁忠义,彭聃龄. 研究故事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故事语法. 心理科学通讯,1990(3)

鲁忠义,王清华,彭聃龄. 故事阅读中句子加工时间与理解的研究. 心理学报,1996(4)

鲁忠义. 影响学生知识存储与检索的心理因素. 中国教育学刊,1997(5)

鲁忠义. 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则. 中国教育报,1998(1)

鲁忠义,毛子欣. 故事阅读理解中的推理模型.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鲁忠义. 语篇阅读理解的推理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1999(3)

鲁忠义,彭建国,李强. 中文故事阅读中预期与前后向推理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3(2)

鲁忠义,熊伟. 汉语句子阅读理解中的语境效应. 心理学报,2003(6)

鲁忠义,王哲. 英语议论文图式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顾敏敏,鲁忠义. 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 心理科学, 2004(1)

鲁忠义,霍习霞. 合作训练对幼儿合作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2004(11)

鲁忠义,陈伟娜. 语篇阅读中高级目标推理的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1)

鲁忠义,张亚静,邵一杰. 学校不同群体的阅读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的影响. 心理科学,2006(1)

鲁忠义,范宁. 工作记忆广度与汉语句子语境效应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6(1)

鲁忠义, 贾宁. 空间情境模型建立和更新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报,2006(5)

鲁忠义,贾宁,樊英茹.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 课程 教材 教法,2006 (5)

贾宁,鲁忠义,代景华. 方位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2007(1)

鲁忠义,高志华,段晓莉,刘学华.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心理科学进展,2007(2)

鲁忠义,孙锦绣.语义空间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探新,2007(3)

鲁忠义,张亚静.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心理学报,2007(5)

鲁忠义,杜建政,刘学华. 工作记忆模型的的第四个组成部分----情景缓冲器. 心理学科,2008(1)

鲁忠义,陈笕桥,邵一杰. 语篇理解中动允性信息的提取. 心理学报,2009(9)

鲁忠义,仝宇光,张丽芳. 目标状态与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加工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2010 (2)

王晓燕,鲁忠义. 基于动允性的朝向效应——具身认知的一个证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鲁忠义,马红霞. 主角情绪和时间信息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 心理学报,2011(7)

鲁忠义,高志华,马红霞,李丽娜,刘力勇. 否定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动态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高志华,鲁忠义(通讯作者),马红霞. 汉语简单否定陈述句理解的心理模拟过程. 心理学报,2011(12)

鲁忠义,巴晓娜,李兴芬. 语言理解中情绪的动态模拟. 心理学报,2012(8)

吕军梅,鲁忠义(通讯作者). 为什么快乐在“上”,悲伤在“下”——语篇阅读中情绪的直垂空间隐喻. 心理科学,2013 (2)

张盼,鲁忠义(通讯作者). 句子阅读中颜色信息的心理表征. 心理学报,2013(4)

王锃,鲁忠义(通讯作者).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心理学报,2013(5)

王汉林,鲁忠义(通讯作者). 冷笑话能让人体验到冷么?——冷笑话的温度知觉及其与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 心理科学,2014(4)

陈洁彬,鲁忠义(通讯作者). 路径转弯对语篇空间情境模型建构的影响.心理学报,2015(2)

尹新雅,鲁忠义(通讯作者).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 心理科学 2015 (5)

Wang, H. L., Lu, Y. Q., & Lu, Z. Y.(通讯作者). Moral-up first, immoral-down last: the time course of moral metaphors on a vertical dimension. Neuroreport, 2016(4)

崔如霞, 高志华,唐艺琳,何皓璠,鲁忠义(通讯作者). 汉语确定性无界否定句模拟加工的时间进程. 心理学报, 2016 (6)

翟冬雪,鲁雅乔,鲁忠义(通讯作者).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认知发展. 心理科学,2016(5)

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 心理学报,2017(2)

高志华,鲁忠义(通讯作者). 崔新颖.否定加工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否定加工的心理学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017(3)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 心理科学,2017(5)

鲁忠义,郭少鹏,蒋泽亮. 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映射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Dongxue Zhai, Yaling Guo and Zhongyi Lu(Correspondence). A Dual Mechanism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Processing Moral-Vertical Metapho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8(8)

贾宁,陈换娟,鲁忠义(通讯作者). 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5)

高志华,鲁忠义(通讯作者).“没有”为什么隐含着“消极情绪”?——否定加工中的情绪表征. 心理学报,2019 (2)

张亚慧,鲁忠义(通讯作者). 青少年犯罪者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及其原因.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6)

王汉林,蒋泽亮,冯晓慧,鲁忠义(通讯作者). 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的共同作用. 心理学报,2020,(2)

于文华,鲁忠义(通讯作者). 手势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空间化”手势假设.心理科学进展,2020,(3)

郭亚玲,鲁忠义(通讯作者). 视译过程中时间-空间隐喻的具身认知加工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5)

马红霞,高志华,陈宣宇,鲁忠义(通讯作者). 否定情绪词的具身动态模拟过程. 心理科学,2021, 44(5)

鲁忠义. 道德的心理高度——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具身认知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4)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字识别与阅读理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1987-1989,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文字词认知研究,1992--1994,参加

河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故事阅读理解中因果推理机制研究”,1997--1999,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语篇阅读的推理机制研究”,1998--2000,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工作记忆与语篇认知研究”,2004--2011,主持

河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语篇理解中空间情境表征研究”,2004--2006,主持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认知能力领域测查工具编制建议与研讨,2007—2008,主持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石家庄市桥东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建设,2008—2009,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主项目“体验认知背景下汉语否定句理解的心理模拟研究”,2012—2018,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以仁义道德概念为例”,主持,2013--2016

科研获奖

河北省第九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学术专著《语篇理解研究》,2004,第一

河北省第十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学术专著《记忆心理学》,2006,第一

河北省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系列论文《工作记忆与汉语认知研究》,2008,第一

河北省第七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工作记忆与语篇认知研究》,2012,第一

社会兼职

教育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心理健康教育)成员(2014--)

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0-2014)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2009—)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2021)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分会理事(2005-2017)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理事(2018--)

河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2011—2023)

《心理科学》编委(2010—2021)

其他荣誉称号及获奖情况

河北师范大学第二届教书育人模范教师(2003年)

河北省模范教师(2004年)

河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7年)

河北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5)






XML 地图